公民的基本义务是国家对公民最重要、最根本的要求。对于国家来说,公民的基本义务就是国家的权利,国家有权要求其公民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做出一定行为或者不得做出一定行为。如果个别公民不履行义务或者不忠实地履行义务,国家和社会有权予以谴责、处分和制裁。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
2024-12-30社会经济权利是指宪法关于公民应当享有的经济生活和物质利益方面的权利,主要包括:1、财产权。财产权是指公民对其合法财产享有的不受侵犯的所有权。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
2024-12-30人身自由是公民一切行动和生活的前提,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宪法》第37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宪法中的人身自由是广义的,它包括公民的身体自由不受非法侵犯,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等与公民个人生活有关的权利和自由受法律保护。其中,公民的身体自由不受侵犯是指···
2024-12-30我国《宪法》第36条第1款对宗教信仰自由作出了一般性规定,国家保障正常的宗教活动。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以下基本含义:公民有信仰宗教与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种宗教中,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信仰宗教而现在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不信
2024-12-30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是社会主义法的一个基本原则。公民在法律上的平等权包括以下四层含义:①所有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②所有公民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③国家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对于所有公民的保护和惩罚都是平等的;④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024-12-30我国法律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由多个法律部门组成。各个部门又包含不同层次的法律法规,相互协调,形成了我国严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具体地说,它是在宪法的统领下,由宪及宪法相关法、刑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法律部门组成的法律体系。由于社会关系错综复杂并不断发生变化,因此调整社
2024-12-30法律的实施包括三个环节:守法、执法和司法守法指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以法律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行为;执法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授权、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依法行使管理职权、履行职责、实施法律的活动;司法指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和
2024-12-301、法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即具有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国家强制性、普遍有效性和程序性的社会规范或行为规范。法通过权利义务的规定来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2、法的特征是:法是调整人们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
2024-12-30